最近公視製作一則少棒新聞,關於吉峰國小在經費與設備嚴重不足的情況下,卻拿下來全國硬式少棒的冠軍,看到這則新聞的第一個念頭便是:「怎麼又來了?」,又一個貧困的棒球隊,就像七零年代的「木棍打石頭」的紅葉傳奇,但揉揉眼睛,三十幾個年頭過去,我們的少棒隊還是每一年都在製造這種「貧窮傳奇」。

台灣人這麼愛棒球,最基層的棒球隊卻常常面臨貧窮而解散的窘境,前些日子看了網友Vaderism發表的「有誰認真的關心台灣棒球,他提到,企業當然有在關心棒球,因為他們願意花百萬再兄弟象的球衣買一個位子,但是為什麼汐止國小會面臨經費不足的情形呢?而汐止國小正是去年獲得全國軟式冠軍的隊伍,同樣的是實力堅強,但經費窘迫的例子,當然前幾年的台東國小也是同樣的情況。他說:「政府聲稱棒球是台灣的國球,許多企業也紛紛投入大把鈔票,但沒有基層棒球選手的培育,哪來更多身手矯健的國手呢

當然問題點並不全然在於企業的不支持,而是台灣人是否有關注現今的少棒運動,大家願意半夜守著王建民,也願意在國際賽時擁進球場,但棒球的培育如金字塔,若底層的人員供輸產生斷層,那必定會影響大家所關心的成棒。Vaderism說:「大家若能一起關心棒球,媒體就會正視,而企業主也會因此關心棒球」

fightmykidz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